来源:艾克生 发布时间:2024-11-13
这几年博物馆热不断升温,除了去景区游览到当地的博物馆打卡,也成为了大家旅游的必选项。通过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,你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变迁,还能领略当地的生活演变和文化发展,是了解当地社会人文的一个重要窗口。
当你走进博物馆就会发现,不管馆外的温度高低,馆内的温度却始终如一,甚至在展柜中还放有专门的温湿度计,以时刻监测藏品的温度。
博物馆为什么要监测藏品的温湿度?对不同藏品的存放环境要求是什么?如何精确监测藏品的温湿度?这些事情你现在就要知道!
博物馆是保护珍贵文物的重要场所,其对保存环境的要求非常严苛复杂。文物在保存时,很容易受到空气污染、光照、虫害、微生物繁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。
其中,温湿度对博物馆文物的保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,是影响文物是否处于最佳保存状态的关键。
对于有机质文物来说,湿度过低,有些文物就会因干燥而出现翘曲干裂等问题,湿度过高,虫、霉又是大问题;对于无机文物来讲,湿度过高,金石文物就会锈蚀,而陶瓷文物易于酥裂剥落,所以控制好温湿度的变化将会延长文物的寿命,相反任其自然变化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。
而温度和湿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,随着温度的变化,湿度也会发生变化,各种文物的光氧化速度也会受它们的影响。
根据文物局发布的《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》中的规定,博物馆的温度控制在15℃~20℃、相对湿度在40%~60%时,馆藏藏品的保存环境会处于最佳的状态。而不同材质种类的文物对温湿度要求也不相同,有些特殊文物要单独设定温湿度。
我国国土面积广阔、地理环境复杂,南北气候差异明显、东西部水汽条件差别显著。
博物馆想要达到温湿度标准,依靠传统的人工轮流值班、人工巡逻等方法来测量和记录文物环境状况的信息,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多点监测、多展馆/柜、异地展馆/柜等复杂的条件要求,更达不到24小时监控和自动化报警的要求。要想达到精准即时反馈藏品温湿度变化的目的,必须要采用数字化温湿度监测手段。